金融交易者没有社会价值吗
“做金融的来钱快,但对社会没有贡献。”真的是这样的吗?
本文讨论社会上关于金融交易者的一些偏见。属于随笔,用来记录一些思考,写的杂乱一些,感兴趣的人可以凑活着看看。
引文
最近有几个开公司办企业的朋友讨论:做金融的来钱快,但对社会没有贡献,没承担社会责任。不如他们办实业、雇员工,解决就业。
他们一点都不避讳对金融从业者的厌恶。
类似这样的言论和思潮,在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都能见到,网络上持类似观点的人也不在少数。
做金融交易的,真的这么不堪吗?
偏见的历史渊源
很多人鄙视做金融的,认为他们玩的都是虚的,不增加社会真实财富,是社会的蛀虫、投机倒把的腐化分子,对社会没有贡献。
这与古代中国精英的认知何其相似。
那时的精英们认为只有农民才真正从事生产,他们才对这个社会的财富有增量贡献。
至于商人,纯粹是在对存量财富、进行低买高卖的投机倒把,不事生产却坐享财富,乃奸诈狡猾之辈,所以常年被排在四民之末。
这种认知的更有甚者,甚至将作为所有传统读书人老师的孔子,也嘲笑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照这样评判,似乎连以孔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都没有存在的价值。
古代所谓的商人,在今天可以是小商贩,也可以是大企业家。
他们开商店、公司逐利,被自诩现代的、社会主义者或受到社会主义思潮影响者、所厌恶,不正是如古人鄙视商人投机一样吗?
当代思想根源分析
正如刚刚提到的,当代很多国人持有这样的价值评判,除了来自上述历史渊源外,还来自长年累月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加强。
马克思主义片面强调工农等劳动者对价值的作用,刻意无视甚至妖魔化资本和有产阶级对价值的贡献。
我的那几个当老板的朋友,用这样的观点来鄙夷金融交易者,殊不知真要按照马克思主义或共产党理论的划分,自己就是属于纯粹的资产阶级、属于不直接创造实际社会财富的剥削者。
他们雇佣的每一个员工,按共党理论,都是在压榨其剩余价值。他们被认为是“吸血鬼”。罪恶比单纯搞虚拟经济的金融从业者还要严重。
真要是又来一次文化大革命或者社会主义改造,在工农眼里的他们,不也是对社会没贡献、亟需被肉体毁灭的蛀虫吗?
结果,他们还看不起不剥削任何一个工农的金融从业者。
这当然是可笑的。
稍有经济社会常识的人都会意识到企业家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不能过分简单化的定性成什么剥削者、进而抹杀他们对价值增殖和发现的重要作用。
这样,问题就引导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荒谬性进行思考。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价值来源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社会财富或价值来源于人们的劳动。
这解释不了:
- 相同时间下相同产品在不同地方呈现的价格差异;
- 不同时间相同产品的价格变化;
- 价格真正来源是什么。
比如在英国剪一次头发需要30英镑,而在中国只需要30人民币,难道英国人剪头发这个行为里面凝结的人类无差别劳动比中国人的多吗?
又比如夏天的羽绒服会降价销售,到了冬天就涨价,难道是夏天的羽绒服里面凝结的无差别劳动比冬天的少吗?
还比如,一个新疆人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里捡到了一块狗头金,价值100万人民币,它纯粹是自然产生、自然风化暴露出来的。那么它的价值又来自哪些人的无差别劳动呢?
若照着马克思经济学观点,劳动创造价值,那么对于上述种种现象又如何解释?
利润来源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认为,资本家的利润来源于对劳工“剩余价值”的压榨。
这似乎意味着,只要你雇佣的员工越多,就越赚钱,这显然解释不了占有同样剩余价值的老板,为何有些发财了,有些却破产了。
也解释不了为什么不产自任何一个劳工的天然钻石、珠宝原石却可以卖出高价这样的现象。
也解释不了同样雇佣大量程序员,为什么苹果、谷歌这样的企业可以市值万亿美元,而其他大量类似的企业、纵然压榨强度远甚苹果、谷歌,却市值不高甚至走向破产。难道一个员工只要到了苹果、谷歌这样的企业里面,其剩余价值、就比待在其他公司、要高出很多来吗?若待在不盈利的企业,即便拼命加班到猝死,产生的剩余价值也不及不加班的微软吗?
现代经济学解释
现代经济学对价格的产生机制是如下解释的,它来源于市场的供需关系,是每个人对某件商品的心理估价的反映,是一连串信息流的交互结果。或者可以更通俗的说,价格形成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价格受边际成本影响,但并不直接等于边际成本,它是市场需求供给最终平衡的结果。这个结果呈现的价格会反作用于生产成本。
企业家或交易者,利用自己的认知对价格和成本进行判断,捕捉到了成本与当前或未来的价格之间的价格差,承担风险进行投资,从而赚取这个价差获得利润。也就是说,利润来源于信息差。
利润进一步可以驱使生产和交易。在利润的驱使下,现代资本主义体系得以构建,科技、物质、文化极大丰富。
认知、风险与盈利
人们抨击的投机,恰恰是在利用信息差赚钱,这与所谓的企业家赚钱是一样的。
企业家通过成本核算,发现有利可图然后从事投资,这一过程与纯粹的金融交易又有什么区别呢?他们也不是出于纯粹的服务社会、不盈利的企图。
所以说不论是做交易还是办企业,赚的钱都是一个人认知的结果。认知正确了可以赚钱、错误了就得赔钱。
他们承担了亏损风险,即便获得了利润,也不过是对他们承担风险的补偿。
一个完全没有去承担风险的人,出于嫉妒心理指责别人获得的回报,难道就是社会公平与公正吗?
企业家或交易者,获得收益的来源、是他们的正确认知领先甚至超越了大多数人后、产生的信息差。这并不是必然的,是承担了认知错误带来亏损风险的。
这种盈利,本质上是市场对承担了亏损风险的先知先觉者的补偿和奖励。
倘若没有这种激励,那么就不会有人去冒险、去创新、去坚持正确认知,如此社会怎么进入不断向前发展的正循环呢?价格又怎么会被更正确、合理的发现呢?
社会贡献问题
再来说说“社会贡献”的问题。
人们评判社会贡献的这个问题,其实本来就没什么意义。
因为谁又能来主宰定夺贡献的大小呢?很多事物的价值和意义都是在事后很久才显现出来的。
若是仔细考察每个人,恐怕绝大多数人都对社会没有贡献。
谁有社会贡献
比如农民,他们生产出粮食,可如果不是现代科技,他们生产的产品恐怕连自己家人都不一定养的活。脱离了现代科技,农民很难有多余的粮食出售。在没有科技加成时,绝大多数农民不过仅能做到自给自足。如果一个农民,不对社会出售他的产品,是不是他就没有社会贡献了?
比如,一个工人,他在流水线上进行生产,他做的事情就是不断机械的重复某一个技术环节,现在机器人把他做的事情替代了,是不是他就没有社会贡献了?
一个做科研的,常年水文章,做点没有任何意义的研究,他的社会贡献又在哪里呢?
一个程序员,写了一些程序,但对于社会中其他的绝大多数人而言,可能永远都用不上这些代码,那么他对社会的贡献又在哪里呢?
一个官二代或富二代,常年浪迹各大娱乐场所混吃等死,他的社会贡献又在哪里呢?
一个政客,把国家引向了灾难性的方向,他的社会贡献又在哪里呢?
一个公务员,每天的工作就是给办事群众增加难度关卡、开无聊透顶却永远都开不完的会议、写一些毫无生机的官样文章,然后领取超过了普通纳税人收入很多的铁饭碗工资,享受着最好的医疗、社保,他们的社会贡献又在哪里呢?
一个拆迁户、或早年低价买了多套房子的城市居民,他们不再从事任何工作,却能躺着收租。甚至连那些房子都不是他们自己生产的,他们的社会贡献又在哪里呢?
......
如此分析,似乎几乎大多数人都没有社会贡献,是否他们都不应该存在?难道这个社会只有、杰出到引人注目的、极少数人、才有存在的必要性吗?
“社会贡献”一词的虚妄性
“社会贡献”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是一群社会主义自负且狂妄的僭妄分子喜欢利用的伪概念,它的内涵既不无私也不公正。
它不无私,是因为这个词要求别人要对自己有贡献,是要牺牲别人来满足自己的;
它不公正,是因为既然有了社会的贡献,必然有享受这些贡献的人。能够享受社会贡献最多的,往往是当权者及其关联群体。反观贡献者,反倒无缘享受这些贡献。
不过,还是需要指出,通常意义的社会贡献是一个超越了理性和本能之外的、不易被理性直接完全意识到的存在。
理性意识不到,不代表就没有。
一个活生生的人,本来就是有意义的。
比如做金融的人,进行了某些投资,可能会带动一整个行业的兴盛,产生丰富缤纷的上下游产业链。他们难道没有社会贡献吗?
其实,有钱本身就是社会贡献。因为有钱人可以消费,从而可以带动产业、解决就业,这就是活生生的社会贡献,丝毫不逊色于直接创办企业的企业家。
结语
这些社会认知偏见实在是太狭隘无知,是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糟粕。
错误认知的危害,不仅仅体现在让一部分人蒙屈。更严重的是,在它们的毒害下,中国社会将总是出现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危机。
因为社会认知总是会潜在而深刻的影响社会形式,故指出谬误、让人们清醒就显得格外重要了。